MBR膜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MBR膜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是一种结合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与一体化设计的污水处理技术,通过膜分离替代传统沉淀池,实现污水处理和资源回收。以下是其工艺流程和特点:
工艺流程
预处理
格栅与毛发收集器:拦截大颗粒杂物和纤维状悬浮物,防止堵塞后续设备 。
调节池:均质均量,稳定进水水质和水量 。
生化处理
缺氧池:通过反硝化作用去除盐氮,降低总氮 。
好氧池(耗氧池):利用活性污泥降解物,同步进行硝化反应 。
膜分离(MBR膜池)
膜组件(中空纤维膜或板框式膜):截留污泥和大分子物质,实现固液分离,出水悬浮物接近零 。
曝气供氧:通过回转风机提供溶解氧,维持污泥活性并辅助膜清洗 。
与出水
紫外线或次:杀灭病原微生物,确保出水达标 。 
MBR膜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材质选择:
MBR膜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材质选择需综合考虑膜组件、容器及配件的性能与成本,以下是关键要点:
膜组件材质
主流选择:PVDF材质(聚偏氟乙烯)因耐化学腐蚀性强、寿命长(5-8年),是生活污水处理的 。
其他选项:聚醚砜(PES)化学稳定性好,适用于市政污水;聚丙烯(PP)耐腐蚀性佳但强度较低 。
容器材质
玻璃钢:轻质、耐腐蚀,适用于一般生活污水处理 。
不锈钢:机械强度高,适合医药、化工等高要求场景 。
配件材质
管道:聚乙烯(PE)或聚(PVC)耐化学性好, 。
不锈钢配件:增强整体稳定性,适用于高强度需求 。 
MBR膜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结构及功能:
MBR膜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是一种结合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的污水处理系统,结构包括预处理单元、生物反应池、MBR膜池及控制系统,功能涵盖固液分离、污染物降解和出水达标排放。
结构
预处理单元
包括格栅、调节池等,用于拦截杂物、均质水质,防止堵塞后续设备 。
生物反应池
分为缺氧池和好氧池,通过活性污泥降解物,实现脱氮除磷 。
MBR膜池
采用中空纤维膜组件替代传统二沉池,通过滤/微滤截留污泥和大分子污染物,实现固液分离 。
控制系统
支持自动化运行,具备远程监控、数据采集及膜清洗控制功能 。
主要功能
固液分离
出水悬浮物(SS)接近零,浊度1 NTU,可直接用于中水回用 。
污染物深度处理
BOD5去除率95%,COD降至30 mg/L以下,NH₄⁺-N10 mg/L,满足一级A排放标准 。
污泥减量与资源化
污泥产量减少30%,通过膜截留保留硝化菌,提升脱氮效率 。
空间与能耗优化
占地面积仅为传统工艺的1/4~1/2,单位产水能耗低至0.13 kW·h/m³ 。
MBR膜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原理:
膜分离与生物处理结合
活性污泥降解物后,膜组件(如中空纤维膜)强制截留污泥和悬浮物,实现固液分离,出水SS(悬浮物)接近零,浊度1NTU 。
膜截留作用使污泥保留在反应器内,污泥浓度可达传统工艺的2-6倍,提升脱氮能力 。
污泥龄(SRT)与水力停留时间(HRT)分离
膜分离技术使SRT(污泥停留时间)和HRT立控制,污泥浓度高、泥龄长(可达数年),促进硝化细菌等缓慢增殖微生物的积累,提高难降解物的处理效率 。
抗冲击负荷与低污泥产量
高污泥浓度和低F/M比(营养与微生物比率)降低污泥产量,剩余污泥量较传统工艺减少3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