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Z-A-5生活污水处理地埋式系统
WSZ-A-5生活污水处理地埋式系统通过厌氧生物滤池、接触氧化床等生物膜反应器实现污染物降解,工艺包括生物接触氧化法和智能监控,适用于非均匀进水和脱氮需求场景。
技术特点
生物处理:利用组合填料(率70%)固定微生物,形成高浓度生物膜,强化物和氨氮去除。
物理化学处理:格栅井拦截悬浮物,调节池平衡水质水量,MBR膜反应池截留污泥。
智能监控:水位控制器、自动曝气系统实现自动化运行。
适用场景
主要用于居住小区、医院、办公楼等生活污水处理,出水可达到地区排放标准。 
WSZ-A生活污水处理地埋式系统操作步骤:
调试启动流程
进水准备:开启进水阀和出水阀,启动提升水泵,将调节池污水输送至设备,水位达1/2高度时暂停进水。
曝气预处理:启动风机,向接触氧化池曝气48小时,随后继续进水至3/4高度并曝气24小时。
生物膜培养:观察填料是否形成橙黄色生物膜,确认微生物活性后逐步增加进水量至设计值。
运行监控要点
水质监测:定期出水水质(如BOD5、氨氮),确保达到排放标准(一般BOD5≤20mg/L)。
污泥管理:每24小时排泥一次,通过气提装置将二沉池污泥送至污泥池,污泥消化周期约90天。
处理:池投加固体氯片,清水箱停留0.5小时后达标排放。 
WSZ-A生活污水处理地埋式系统工艺设计:
工艺路线选择
主流方案:采用“厌氧-缺氧-好氧(A²/O)+膜生物反应器(MBR)”组合工艺,兼顾脱氮除磷与固液分离。
备选方案:对于土地资源宽松的场景,可结合“生物接触氧化+人工湿地”生态处理技术,进一步降低能耗。
工艺流程详解
预处理单元:污水经格栅拦截大颗粒悬浮物后进入调节池,均衡水质水量,减轻后续负荷。
生物处理单元:
厌氧池:水解酸化降解大分子物,提高废水可生化性。
缺氧池:反硝化作用脱氮,利用碳源还原盐。
好氧池:采用组合填料(比表面积达160m²/m³)与微孔曝气技术,通过好氧微生物代谢去除COD、BOD,气水比控制在12:1。
深度处理单元:
MBR膜分离:膜孔径≤0.1μm,截留悬浮物及病原菌,出水浊度<1NTU。
单元:紫外线或氯,杀灭粪大肠菌群,出水安全。
WSZ-A生活污水处理地埋式系统技术原理:
生物除磷原理
利用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释放体内聚合磷酸盐,在好氧条件下过量吸收水中磷并转化为细胞内聚合磷酸盐,通过沉淀污泥排出系统,实现磷的去除 。
深度处理技术
活性炭吸附:采用粉末活性炭(PAC)或颗粒活性炭(GAC),对物(如COD、色度)去除率可达70%-86.7%,并能吸附重金属、副产物等 。
膜分离技术:
微滤(MF):去除细菌、病毒,降低磷酸盐 。
滤(UF):对COD、BOD去除率50%,适用于生活杂用水回用 。
纳滤(NF):选择性去除二价离子(>95%),适用于糖蜜废水处理 。
工艺组合
生物膜法:通过厌氧-好氧生物滤池或MBR膜生物反应器,微生物附着在滤料(如火山岩)表面降解物,出水浊度<1NTU 。
活性污泥法:采用SBR或CASS工艺,通过曝气系统提供氧气,活性污泥降解COD(去除率85%-95%)、氨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