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处理80立方米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日处理80立方米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专为处理每日80立方米的生活污水设计,适用于住宅区、宾馆、景区等场景。其特点包括处理、地埋式安装、自动化控制及环保达标。
采用A/O厌氧-好氧工艺或MBR膜生物反应器,通过生物降解和化学处理去除BOD5、COD、NH3-N等污染物,出水水质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设备结构
预处理单元:机械格栅去除大颗粒杂质,调节池平衡水量水质。
生化处理:厌氧池(A段)与好氧池(O段)联合脱氮,弹性填料增强微生物活性。
沉淀与污泥回流:二沉池分离污泥,部分回流至厌氧池维持污泥浓度。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设计原则与标准:
设计原则
稳定性:确保出水水质持续达标,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经济性:优化设备选型与能耗,降低运行与维护成本。
集约化:采用全地下或半地下结构,减少占地面积,适应空间受限场景。
自动化: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无人值守,仅需定期巡检与剂投加。
排放标准
处理后水质需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或《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20),具体指标如下:
COD≤50mg/L
BOD≤10mg/L
SS≤10mg/L
NH₃-N≤5mg/L
总大肠菌群≤3个/L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分类及作用:
设备分类
按处理工艺分类
物理化学处理设备:通过沉淀、过滤等物理方法及化学剂去除悬浮物和部分污染物 。
生物处理设备:采用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法,利用微生物降解物 。
MBR膜生物反应器:结合膜分离技术,提升出水水质并减少污泥产量 。
按应用场景分类
生活污水处理设备:针对住宅、办公楼等生活污水,集成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等单元 。
工业废水处理设备:适用于食品、电镀等行业,需定制化设计以适应高浓度污染物 。
作用
处理:通过鼓风曝气、组合填料等技术,实现物降解、脱氮除磷 。
节省空间:一体化设计减少占地面积,部分设备可埋地安装 。
自动化管理:支持远程监控,降低人工维护成本 。
适应性强:鲁盛环保可调节处理时间(4-6小时)及工艺参数,适应不同水质需求 。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工艺类型:
活性污泥法
普通曝气法:通过曝气池和二沉池实现物降解,适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
A²/O工艺:结合厌氧-缺氧-好氧三级处理,强化脱氮除磷效果。
SBR工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通过间歇曝气实现曝气、沉淀、排水一体化,适用于水量波动场景。
生物膜法
接触氧化法:利用填料挂膜实现生物降解,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生物转盘:通过旋转盘片上的生物膜处理污水,适用于低浓度废水。
组合工艺
AO工艺:厌氧-好氧组合,兼顾脱氮除磷与物去除。
MBR工艺:膜生物反应器,结合膜分离与生物处理,出水水质高,适用于中水回用。
CASS工艺: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法,在SBR基础上增设预反应区,抗冲击负荷强。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操作步骤: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操作步骤主要包括设备调试、运行及维护流程,具体分为生化处理、深度处理和回用三个阶段。
设备调试流程
进水启动:开启进水阀和出水阀,启动水泵将污水提升至设备中。
初次曝气:水位达设备1/2高度时停止进水,开启风机对接触氧化池曝气48小时,再逐步增加至3/4水位并继续曝气24小时。
生物膜培养:观察填料是否形成橙黄色生物膜,确认微生物活性后逐步增加进水量至设计值。
正常运行流程
自动控制:设备调试完成后,切换至自动模式,PLC程序自动调节水泵、风机及污泥回流。
污泥处理:定期开启排泥电磁阀,通过气提将二沉池污泥送至污泥池,避免污泥堆积。
处理:根据需求在池添加剂(如氯片),处理后清水在清水箱停留0.5小时达标排放。
深度处理单元(针对WSZ-A-1.5)
石灰软化:生化出水与饱和石灰乳混合,调节pH至9.5-10.5,去除硬度。
混凝沉淀:投加聚(1-5mg/L)或聚合铁(10-30mg/L),降低悬浮物至≤10mg/L。
臭氧氧化:投加臭氧(5-20mg/L)并配合活性炭吸附,去除色度(≤10度)和COD(≤50mg/L)。
过滤与回用:经多介质过滤器后,出水进入滤及反渗透单元,终回用于工业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