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处理35立方米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山东鲁盛环保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处理等级: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处理等级通常为二级处理,部分设计可能包含三级处理功能。以下是具体分析:
处理等级划分
一级处理:主要通过物理方法(如格栅、沉砂池)去除悬浮物,BOD去除率约30%,无法达标排放 。
二级处理:采用生物处理(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去除污染物(BOD、COD)至以上,满足常规排放标准 。
三级处理:进一步脱氮除磷(如生物脱氮除磷、活性炭吸附),针对难降解物质或敏感水体需求 。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原理: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原理主要体现在模块化集成设计、生物处理技术优化、智能化控制及生态化应用等方面,通过物理、化学与生物技术的协同作用实现处理。
模块化集成设计
将格栅除污、调节池、曝气生化池、沉淀池、装置等传统处理单元集成于紧凑箱体中,节省占地并简化工艺流程。例如,调节池通过均质均量减轻后续冲击负荷,生物膜反应器利用微生物降解物 。
生物处理技术优化
采用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法,结合根系发达的植物(如脱氮除磷植物)形成人工湿地系统,提升脱氮除磷效率。部分设计通过厌氧-好氧组合工艺强化物分解,同时减少污泥产量 。
智能化与自动化控制
配备PLC控制系统,实时监测水质、流量及设备状态,自动调节曝气强度、剂投加量等参数,实现无人值守运行。部分设备支持远程监控与故障预警,降低运维成本 。
生态化与资源化应用
借鉴自然水体自净原理,利用植物根系吸附污染物,兼具景观功能。高浓度污水处理中产生的沼气可回收利用,实现能源循环 。
深度处理与
通过混凝沉淀、活性炭吸附等物理化学方法去除微量污染物,终采用紫外线或臭氧确保出水达标 。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结构及特征: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是一种模块化、埋地式设计的污水处理设备,适用于住宅区、医院等场景,处理能力为10立方米/小时。以下是其结构和特征:
结构
预处理单元
提篮格栅:拦截大颗粒悬浮物(如塑料袋、树叶),栅条间隙8mm,需每日清理 。
自清过滤器:两级过滤,去除大于1mm的悬浮物 。
生化处理单元
厌氧池:升流式结构,水力停留时间8小时,配置沼气收集系统 。
接触氧化池:推流式曝气,溶解氧2-4mg/L,采用弹性填料 。
A/O工艺:缺氧池反硝化脱氮,好氧池硝化除磷 。
深度处理单元
MBR膜组件:0.1μm膜过滤,实现泥水分离 。
臭氧+紫外:氧化技术,并降解物 。
污泥处理单元
污泥池:浓缩后经板框压滤机脱水,含水率降至80% 。
主要特征
紧凑设计:占地面积约2平方米,可埋地安装,上方可复绿或建停车场 。
自动化控制:电控室支持远程监控,无人值守 。
节能:驱动电机功率0.75-5.5kW,能耗降低60% 。
出水标准: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或中水回用要求 。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技术优化: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技术优化主要体现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污泥回流系统和模块化设计等方面,通过提升处理效率、降低能耗和适应复杂水质需求。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优化
采用悬浮载体(比表面积大)形成生物膜,生物量可达30-40g/L,是传统活性污泥法的5-10倍,显著提高容积负荷(高达3-8kgBOD5/m³/d)和处理效率。三相流化状态(气-固-液)增强传质效果,提升对难降解物和有毒化合物的耐受性。
污泥回流系统改进
通过污泥回流维持曝气池中活性污泥的动态平衡,部分污泥回流至缺氧段(A段)提升脱氮效率,另一部分外排避免污泥积累。优化后系统可减少污泥产生量,降低运行管理复杂度。
模块化与自动化设计
支持5-500吨/日处理量定制,采用玻璃钢或不锈钢防腐材质,集成生物接触氧化、过滤、等工艺,减少占地面积。全自动控制系统可调节曝气强度、污泥回流比例,实现无人值守运行。
适应复杂水质能力
适用于中小规模医院污水(500床以下),处理水量波动大、水质复杂场景。通过缺氧-好氧(A/O)工艺结合MBBR技术,兼顾脱氮除磷,出水BOD5可降至20mg/L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