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h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鲁盛环保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定义及设计原则: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是一种集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和出水排放于一体的中小型污水处理装置,适用于日处理水量为1吨的污水处理需求。这类设备广泛应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小型社区、农家乐、小型工厂、医院、学校等场所,具有占地面积小、投资少、运行管理方便等特点。
设计原则
设计1t/h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时,需遵循以下原则,以确保设备运行稳定、处理效果达标、经济合理、便于维护:
1. 处理效果达标原则
出水水质应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或二级标准,或根据当地**要求执行。
主要污染物去除率应满足:
BOD₅ ≤ 20 mg/L
COD ≤ 60 mg/L
SS ≤ 20 mg/L
NH₃-N ≤ 1.5 mg/L
TP ≤ 0.5 mg/L
大肠菌群数 ≤ 1000 个/L
2. 工艺选择合理原则
根据进水水质、水量、排放标准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常见工艺包括:
生物接触氧化法:适用于物浓度较低的生活污水。
MBR(膜生物反应器):适用于出水水质要求高、占地小的场合。
人工湿地:适用于土地资源充足、环境友好的项目。
A²O工艺:适用于氮磷去除要求较高的场合。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方案:
工艺集成化
采用水解酸化+好氧生物降解组合工艺,结合生物接触氧化法或A²/O工艺,同步去除COD、氨氮、总磷等污染物。MBR膜过滤系统(亚微米级膜孔)进一步提升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
智能化控制
配备自动化控制系统,实时监测水解酸化、好氧处理等单元运行状态,支持远程监控和故障预警。AI算法可预测膜污染或填料堵塞,优化曝气效率,降低能耗30%。
模块化设计
设备采用碳钢防腐或不锈钢结构,支持并联扩展,处理规模可从50吨/天升级至500吨/天。地埋式设计节省60%占地面积,北方项目配备双层保温箱体,确保低温(≤5℃)下稳定运行。
适应性优化
针对高油脂、间歇排放等复杂场景,设备内置抗冲击负荷设计。系统(紫外线或臭氧)可灵活调整时间,医院污水需1-1.5小时。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深度处理工艺:
吸附处理
采用活性碳吸附池或秸秆-粘土碳化物吸附剂,通过物理吸附作用去除难降解物和重金属。
吸附剂廉且吸附,适用于处理含药品、染料等有毒物质的废水。
膜分离技术
通过滤膜或纳滤膜过滤,截留水中的微小颗粒、胶体和溶解性污染物,提升水质。
氧化
采用紫外灯或臭氧氧化,杀灭残留细菌并分解物,确保出水达到排放标准。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结构:
预处理单元
格栅机:拦截污水中的大块悬浮物(如塑料、纤维等),防止后续设备堵塞。
调节池:平衡进水水量和水质,减少冲击负荷。
生物处理单元
接触氧化池:采用生物膜法,通过组合填料(如弹性填料)附着微生物降解物。
鼓风曝气系统:提供氧气,促进微生物代谢,同时搅拌污水。
沉淀与污泥处理
二沉池:分离处理后的水与活性污泥。
污泥池:浓缩污泥,定期抽吸或脱水处理。
深度处理与
活性炭吸附或臭氧氧化:进一步去除残留污染物。
紫外线/臭氧:杀灭病原微生物,确保出水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