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鲁盛环保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每天处理250吨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阐述: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设计处理能力为250吨/天,适用于医院、科研机构等场所的污水处理需求;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通过好氧生化处理系统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COD去除率达85%~,出水水质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类标准。
设备还配备了ClO₂系统,确保效果;污泥产生量低,每90天排泥一次,运行成本较低。 设备由初沉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等模块组成,支持灵活扩容。采用PLC控制系统实现全自动运行,可应对流量波动,降低人工干预需求。例如某景区设备连续3年运行无故障的案例,印证了其稳定性。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节能降耗设计:
工艺优化
采用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通过优化生化反应条件提高处理效率,同时减少剂使用。该工艺具有抗冲击负荷能力强、污泥产量低的特点,适合地埋式结构对空间的要求。
设备选型
膜生物反应器:通过PLC控制实现自动运行,减少人工干预;
提升泵:采用液位自动控制系统,根据水位自动启停,避免能耗浪费;
循环泵:根据中水贮水池水位自动调节,降低运行成本。
自动化控制
集成时间继电器、交流接触器等元件,实现潜污泵、风机等设备的智能联动;
配备自动保护功能,可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并实时调整参数。
节能降碳措施
光伏发电:部分方案提出推广“光伏+”模式,利用太阳能降低能耗;
设备选型:选用低能耗设备(如风机、节能水泵),减少电能消耗。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处理路径: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处理路径基于A/O生物处理工艺,结合缺氧池和好氧池协同作用,通过生物脱氮技术实现氨氮去除。具体处理流程如下:
处理工艺
缺氧池阶段:在缺氧环境中,通过反硝化细菌将氮转化为氨氮,同时利用兼性微生物将部分可溶性污染物转化为气体或固体物质。
好氧池阶段:在富氧条件下,硝化菌将氨氮转化为亚盐和盐,同时通过活性污泥吸附降解悬浮物和污染物。
膜处理单元:采用膜过滤技术进一步去除残留的微小悬浮物、重金属、病毒等杂质,确保出水水质达标。
辅助处理措施
格栅预处理:通过物理阻隔去除大块悬浮物,防止管道堵塞。
自动控制系统:配备PLC控制模块,可实现自动切换和故障报警功能,降低人工干预需求。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设计理念:
模块化集成设计
该设备将格栅、调节池、生化池、沉淀池、池等多个传统处理单元集成于紧凑的箱体中,占地面积减少60%以上,支持地面或埋地安装,实现多场景灵活部署。 [1/3/5]
生物处理技术
采用AO(厌氧-好氧工艺)、MBR(膜生物反应器)等主流工艺,通过微生物代谢作用去除物(COD去除率达80%-95%),并配备反硝化脱氮和聚磷菌吸磷机制,实现氨氮去除率70%-。 [1/5/6]
智能化管理
搭载PLC控制系统,可实时监测流量、曝气强度等参数,支持远程监控与故障预警。动态调节曝气量和污泥排放周期,降低运行成本并提升处理稳定性。 [5/6]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技术: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技术为生物接触氧化法与MBR膜生物反应器的组合工艺,具体技术要点如下:
生物接触氧化法
采用推流式生物接触氧化工艺,通过弹性立体填料增大微生物附着面积,实现降解物。该工艺耐冲击负荷强、污泥产量低(仅为活性污泥法的50%),且出水水质稳定,可达一级B排放标准。
MBR膜生物反应器
通过半透膜实现泥水分离,兼具生物处理与物理过滤功能。其优势包括:
分离:采用反渗透或纳滤技术,可去除以上的悬浮物和污染物;
低能耗:相比传统工艺节省30%-40%能耗;
智能化控制:集成全自动电气系统,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运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