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福建泉州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设计理念以模块化、集成化为,结合AO(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结合)或MBR(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实现处理。采用地埋式结构,将调节池、生化池、沉淀池等单元集成于地下,地表可绿化或建设公共设施,节省空间且减少环境影响。工艺结合AO/A2O(厌氧-好氧)或MBR技术,增强抗冲击负荷能力,确保出水稳定达标。
处理要求
工艺选择:
AO工艺:适用于生活污水及类似工业废水,通过兼性微生物分解物,同步去除氨氮。
MBR工艺:采用膜分离技术,出水水质高,适用于回用水质要求严格的场景。
排放标准:
处理后水质普遍达到国家综合排放标准一级B(GB18918-2002),部分设备可实现高标准(如景观用水标准)。
设备特性:
耐腐蚀材质(玻璃钢、不锈钢)长期使用(50年)。
全自动控制系统支持无人值守,产泥周期长达90天以上。
安装要求:
支持地上/地埋式安装,地埋式需考虑承重及土壤稳定性。
配套减振降噪措施,防止二次污染。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深度处理技术: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深度处理技术主要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和物理化学结合生物处理两种工艺:
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
采用膜分离技术实现过滤,出水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以上,具有抗冲击性强、污泥量少、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适用于远离城市管网或对水质要求高的场景(如景区、医院等),运行成本较低且占地面积小。
物理化学与生物组合工艺
酸碱中和:通过调节pH值,配合PAC(聚合氯化铝)和PAM(聚)进行絮凝沉淀,去除大颗粒杂质。
多介质过滤:通过活性炭、石英砂等吸附剩余污染物,结合微电解和光催化氧化去除物及重金属。
生物处理:活性炭吸附与微生物降解协同作用,确保废水稳定达标排放。
该工艺适用于食品加工、印染等工业废水处理,可实现中水回用或达标排放。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设计参数:
处理规模:50m³/d
设备规格:通常采用地埋式结构,基础需高出地面0.2-0.5米
工艺流程:包含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沉淀区等模块
水质指标:CODCr≤50mg/L,BOD5≤10mg/L,SS≤10mg/L,氨氮≤5mg/L,TP≤0.5mg/L(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运行参数:
水力停留时间:厌氧区≥1.5小时,缺氧区≥4小时,好氧区≥5.5小时
污泥负荷:0.1-0.15kgBOD/kgMLSS,污泥龄15天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3500mg/L
沉淀池表面负荷:1.0m³/(m²·h)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分类: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根据处理工艺和技术可分为以下几类:
按处理工艺分类
1物理法设备主要通过物理作用去除悬浮物,如格栅、筛网、沉砂池等。
2生物法设备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两类:
活性污泥法通过曝气促进微生物降解物,常见于接触氧化池、氧化沟等。
生物膜法依托填料表面微生物分解污染物,如生物转盘、膜生物反应器(MBR)等。
3化学法设备通过投加剂进行化学反应,如混凝沉淀池,适用于处理含难降解物废水。
按设备类型分类
压力式设备:适用于需要加压处理的场景,如工业废水预处理。
间歇式设备:通过间歇曝气降低能耗,适合中小型生活污水处理。
地埋式设备:占地面积小,地面仅保留检修孔,常见于住宅区、村镇等场景。
移动式设备:可安装在车辆上实现移动处理,适用于临时或分散式污水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