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t/d生活污水处理地埋式系统
80t/d生活污水处理地埋式系统主要通过生物处理和物理净化协同作用实现水质净化,适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医疗废水等场景。
净化原理
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污染物,将不稳定物转化为稳定无害物质。
物理净化:通过沉淀去除大颗粒杂质,过滤拦截悬浮物,提升水质清澈度。
化学辅助处理:添加凝聚剂促进杂质聚集,氧化剂分解污染物,降低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
生活污水处理地埋式系统的选择要点:
处理工艺
生活污水通常采用生物处理工艺,如A/O(缺氧/好氧工艺)或A²/O(厌氧/缺氧/好氧工艺)。A/O工艺可实现COD去除率80%-,氨氮去除率约80%;A²/O工艺对磷的去除效果优。
设备材质
碳钢:价格较低,但需防腐处理(如环氧煤沥青漆),适合地下水位较低且对设备外观要求不高的场景。
玻璃钢:耐腐蚀性强,密度低(1.5-1.9g/cm³),适合复杂水质环境,使用寿命可达20-30年。
运行稳定性
选择成熟工艺(如生物接触氧化法),具备抗冲击负荷能力,即使水质、水量波动也能保持稳定处理效果。
设备自动化程度
采用PLC控制实现全自动运行,*专人值守,并具备故障自动保护功能。
维护与防腐
需注意夏季防洪、冬季防冻及设备腐蚀问题,尤其地下水位较高或冬季严寒地区需加强防腐和保温措施。
生活污水处理地埋式系统应用场景:
农村污水治理:
解决管网缺失、分散排放难题,设备可埋地设置,减少占地,表面绿化后与乡村环境协调
处理冲厕水、厨房排水等复杂成分,通过生物膜法降解油污、病原体,黑臭水体
工业与医疗废水:
定制化工艺应对印染、化工等高浓度废水,或医疗污水中的病菌病毒,确保达标排放
移动式应急处理:
车载设备灵活部署,适用于临时工地、灾害救援等场景
生活污水处理地埋式系统的结构:
主体工艺结构
采用AO生化工艺(厌氧-好氧工艺),包含初沉池、接触氧化池、斜管沉淀池、清水池四大池体。接触氧化池采用推流式设计,内置蜂窝状填料和半软性填料,提升生化反应效率。
关键技术特点
生化处理:接触氧化池分三级,通过弹性立体填料实现挂膜,对污染物去除率达以上。
自动化控制:采用PLC系统实现曝气供氧、污泥回流等参数自动调节,降低人工干预成本。
耐冲击负荷:通过A/O工艺优化,适应水质、水量波动,确保稳定运行。
配套设施
格栅拦截系统:不锈钢格栅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防止堵塞后续设备。
污泥处理模块:90天排泥周期,污泥含水率低,减少二次污染。
脱臭装置:通过改良土壤层吸附恶臭成分,实现环境友好型处理。
生活污水处理地埋式系统的运行流程:
预处理
污水经格栅拦截去除大颗粒杂质后进入调节池,通过提升泵将污水送至接触氧化池。
生化处理
接触氧化池采用梯形填料附着生物膜,通过厌氧/好氧交替工艺降解污水中的污染物,停留时间通常为4-6小时。
风机通过曝气系统提供氧气,支持微生物代谢活动,气水比约为12:1至15:1。
后续处理
处理后的污水进入二沉池分离悬浮物,经后排放。
污泥池定期排放剩余污泥,避免堵塞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