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式一体化预制污水泵站
鲁盛环保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地埋式一体化预制污水泵站概述:
地埋式一体化预制污水泵站主体采用高强度纤维玻璃钢筒体,将水泵、格栅、管道、控制系统等部件一体化设计,整体埋入地下。这种设计使泵站占地面积仅为传统混凝土结构的1/10,土建工程量减少约,施工周期缩短至传统泵站的1/3。
玻璃钢材质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可抵御地下水位波动、土壤压力等环境因素,同时实现全密封结构,避免污水渗漏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配备PLC控制系统,可实时监测水位、电流电压等参数,自动调节水泵运行状态。当检测到异常数据时,系统会立即报警并启动保护措施,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
地埋式一体化预制污水泵站结构组成:
主体结构
玻璃钢井筒:采用高强度玻璃钢材质,具备抗腐蚀、重量轻(仅为碳钢的1/4)的特性,使用寿命≥30年,分为进水区、泵室、出水区,部分设备包含格栅区。 [1FRP材质井筒兼具密封性和耐压性,可抵御地下水位变化和土壤压力。
水泵系统
潜水排污泵:多为单泵或多泵配置(常1用1备),流量范围0.5-1000m³/h,扬程5-50m,采用耦合安装方式,适配市政污水处理需求。
控制系统
PLC全自动控制:配备触摸屏界面,可实时监测液位、流量及泵运行状态,支持自动启停、故障报警和远程监控(可选4G/5G模块)。
辅助系统
格栅系统:分机械格栅(自动拦截杂质)和手动格栅(小型设备使用),防止大颗粒物损坏水泵。
通风与检修系统:部设通风管和直径≥800mm的检修人孔,部分小型设备配备检修平台。
机电设备
传感器与控制系统:集成智能传感器实现无人值守、远程控制和自动调节功能。
地埋式一体化预制污水泵站的工艺流程:
前期准备
现场勘察与测量:核对地质勘察报告数据,采用全站仪进行坐标放样,探测地下管线并标识。
施工方案编制:确定基坑支护形式、降水方案,规划材料堆放区,并设备材料进场计划。
泵体检查:核对配件清单,检测防腐层厚度,确保预制泵体完整性。
主体施工
基坑开挖与支护:分层开挖控制深度,支护结构随挖随支,设置集水井降水。
基础施工:浇筑混凝土垫层,预埋件定位安装,基础验收合格后回填。
泵体吊装:使用吊具控制下落速度,调整水平度误差。
管道连接:法兰对接密封处理,安装伸缩节,浇筑管道支墩。
设备安装与调试
机电设备安装:校正水泵同心度,调整导轨垂直度,检查控制柜接线。
系统调试:单机试运行4小时,联动测试各工况,校准水位传感器。
验收交付:检测性能参数,进行操作培训,归档竣工资料。
关键技术要点
基坑安全需监控,建议采用BIM技术模拟施工过程。
泵体定位需确保水平度和垂直度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控制系统需实现远程监控和无人值守功能。
地埋式一体化预制污水泵站技术原理:
污水收集与预处理
污水通过管网系统进入泵站后,经格栅系统拦截大颗粒杂质(如树枝、塑料袋等),防止堵塞后续设备。格栅采用高速旋转的粉碎机将杂质粉碎成细小颗粒,确保污水顺畅流入泵站底部排水口。
水位监测与自动控制
泵站内置液位传感器实时监测水位变化:
低水位:水泵待机,节省能耗;
中水位:启动1台水泵排水;
高水位:多台水泵同时运行或触发报警系统,确保暴雨期间快涝。
污水提升与排放
节能的潜水泵将污水提升至*管网或污水处理厂。水泵具备大流量、高扬程特性,暴雨期间可快速提升大量雨水,避免城市内涝。
自动化与智能管理
采用PLC等控制系统实现远程监控和实时调度,通过智能算法预测降雨量并提前调度泵组。部分泵站还配备紫外线装置,确保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