酰胺(PAM)在化工厂污水处理中是一种的高分子絮凝剂,其作用机制和应用效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
1. 絮凝与沉降
· 电中和作用:PAM的带电基团(阳离子、阴离子或非离子型)能中和胶体颗粒表面电荷,破坏稳定性,促使微粒聚集。
· 吸附架桥:长分子链通过物理吸附连接多个悬浮颗粒,形成大的絮体(“矾花”),加速沉降或上浮(气浮工艺)。
· 网捕卷扫:高分子链在溶液中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包裹微小颗粒并沉淀。
2. 污泥脱水
· 通过阳离子PAM的电荷中和与桥联作用,减少污泥的亲水性,提高滤饼含固率,降低后续处理成本(如焚烧或填埋)。
1. 性与适应性
· 低添加量(0.1~10 ppm)即可显著提升处理效率,适用于含油、重金属、物的复杂废水。
· 可通过调整分子量、离子类型(如CPAM、APAM)匹配不同水质(如高盐、酸性废水)。
2. 经济环保
· 减少污泥体积30%~50%,降低运输和处置费用。
· 部分PAM可生物降解(需选择低残留产品),避免二次污染。
1. 化工废水分类处理
· 含油废水:阴离子PAM破乳除油。
· 重金属废水:与无机絮凝剂(如PAC)联用,形成重金属氢氧化物共沉淀。
· 高COD废水:非离子PAM吸附胶体,提升生化处理效率。
2. 工艺环节适配
· 初级处理:快速沉降悬浮物。
· 深度处理:作为膜分离或活性炭吸附的预处理,减少膜污染。
1. 选型与剂量控制
· 需通过小试确定型号和投加量,过量会导致胶体复稳或粘度升高。
· 例如:高浊度废水宜用高分子量阴离子PAM,而高物废水需阳离子型。
2. 安全与操作
· 干粉溶解时需缓慢搅拌(避免结块),配制浓度通常为0.1%~0.5%。
· 部分PAM单体()有神经毒性,需选择低残留产品(如欧盟标准≤0.1%)。
· 联合氧化工艺:如Fenton氧化后使用PAM,可去除残留铁泥和降解产物。
· 生化系统辅助:作为二沉池助凝剂,提升污泥沉降性(SVI降低)。
通过合理应用PAM,化工厂可显著提升污水处理效率,降低综合成本,但需结合水质特性优化工艺参数,并关注环保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