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盛环保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40立方米/天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技术:
生物接触氧化法
作为处理工艺,生物接触氧化法通过推流式生物反应池实现物去除。其填料采用新型弹性立体材料,比表面积大(约160平方米/立方米),微生物易挂膜且脱膜性能好,在相同物负荷条件下对COD、BOD的去除率显著提升。
AO生物工艺
厌氧段(A段)通过兼性微生物实现反硝化作用,将盐转化为氮气;好氧段(O段)则依赖好氧微生物和硝化菌将氨氮进一步转化为盐,形成脱氮循环。
膜生物反应器(MBR)
MBR通过膜组件替代传统二沉池,实现固液分离,同时维持生物反应器内微生物浓度,提升系统容积负荷。该技术适用于高浓度废水处理,具有结构紧凑、能耗低的特点。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
针对高浓度废水,固定化微生物技术通过载体固定菌种,实现定向处理。其优势包括处理、产泥量少,但存在固定化成本较高、微生物活性易受环境影响的局限性。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优势:
处理效率与稳定性
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结合MBR膜过滤技术,COD去除率可达85%~95%,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B标准。设备配备智能控制系统,可实时监测水质并自动调节曝气量和剂投加比例,确保在突发情况下仍能稳定运行。
运行成本优化
通过模块化设计减少能耗损耗,全流程自动化调控降低人工干预,加之针对中小型场景的定制化处理能力,在能耗、剂和人工成本上实现显著降低。
环境友好与便捷运维
设备采用全密闭结构配合活性炭过滤装置,有效减少挥发性化合物(VOCs)排放,符合环保要求。地埋式设计可节约地面空间,地表可用于绿化或其他用途,降低噪音和异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灵活适配多种场景
支持地面、半埋或全埋式安装,适用于小区、酒店、学校、工厂等生活污水及类似工业废水处理。设备可根据水质浓度、成分和水量灵活调整处理工艺(如A/O、SBR等),满足不同场景需求。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设计原理: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设计原理是将物理处理、生物处理和化学处理单元集成于一体,通过格栅拦截、沉淀分离、生物降解和等综合技术处理污水。
物理处理
设备设置格栅拦截大颗粒杂物(如塑料袋、纸张等),防止堵塞后续管道。污水进入调节池进行均质均量处理,确保后续处理稳定性。
生物处理
采用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法,通过微生物代谢分解物。例如,活性污泥法通过曝气促进微生物繁殖,将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生物膜法利用载体表面微生物膜去除污染物。
化学处理
环节采用紫外线或,破坏病原体DNA/RNA结构或氧化细胞成分,确保出水安全。部分设备还通过混凝剂辅助去除细小悬浮物。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操作和管理:
操作流程
启动阶段:打开进水阀和出水阀,启动进水提升泵将污水输送至设备内。水位达设备高度1/2时停止进水,开启风机并逐步调整曝气量,持续曝气48小时后再次进水至3/4高度,再曝气24小时直至填料形成橙黄色生物膜。
正常运行:逐步增加进水量至设计值,定期观察微生物生长情况,通过调整进水量控制水体溶解氧(DO)维持在2-4mg/L。
排泥与:每日或隔日通过气提方式排泥至污泥池,在池添加次或紫外线,出水经清水箱停留0.5小时后排放。
工艺管理
活性污泥参数:控制MLSS(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2000-4000mg/L,SV30(30分钟沉降比)15%-30%,污泥指数(SVI)50-150,定期排泥避免污泥堆积。
营养平衡:若进水C/N/P比例失衡(需满足100:5:1),通过投加尿素或磷酸二氢钾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