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污水处理地埋式装置
医院污水处理地埋式装置将污水处理设施整体埋设于地下,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A/O工艺、MBR膜生物反应器等工艺,处理医院产生的污水。该装置由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沉淀池、池等模块组成,通过推流式生物反应器、弹性立体填料、微孔曝气器等技术实现净化;主体采用玻璃钢或碳钢防腐材质,适应医院高腐蚀性污水。
医院污水处理地埋式装置处理流程:
预处理阶段
污水进入格栅井,通过机械拦截去除毛发、塑料袋等大颗粒杂质,防止后续设备堵塞。随后进入调节池进行水量、水质均衡调节,确保后续处理稳定性。
生化处理阶段
厌氧处理:污水在厌氧池中经分解物,产生沼气并去除部分氮磷污染物。
好氧处理:经厌氧处理后的污水进入好氧池,通过曝气促进微生物分解物,硝化氨氮为盐。
缺氧处理:污水进入缺氧区,缺氧菌将盐反硝化为氮气,同时吸收磷酸盐实现脱氮除磷。
深度处理阶段
:出水经UV或次,确保病原微生物灭活。
回用或排放:处理后的水可回用于景观或灌溉,污泥部分回流厌氧区,剩余污泥外运处理。
医院污水处理地埋式装置特点:
抗冲击负荷设计
设备采用接触氧化法,平均停留时间过6小时,通过动态调整污泥浓度(3000-8000mg/L)和溶解氧联动控制(波动范围±0.5mg/L),有效应对节日等高峰期水量波动(设计值87%)仍保持出水达标。
脱氮除磷性
通过分段式生化工艺实现深度净化:厌氧段设置生物选择器,总磷去除率达;缺氧段投放缓释碳源(如固态乙酸钠),总氮去除率从60%提升至85%;好氧段采用曝气生物滤池,氨氮去除率稳定在95%以上。某社区10吨/天设备出水总氮、总磷分别控制在12mg/L和0.3mg/L,一级A标准。
低维护与智能化
格栅机采用自清洁转鼓式设计,栅隙1mm,清理周期延长至7天;曝气系统配备可提升式曝气盘,维修时间从8小时缩短至2小时;支持全自动运行模式,地表或地下安装均可,上部空间可绿化。
工艺模块化组合
设备通过工艺模块化组合实现定制化系统,支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多场景处理。例如,某医院污水处理装置通过优化预处理与生化处理衔接,将后续设备检修周期延长至6个月。
医院污水处理地埋式装置技术原理:
分段式生化工艺
该技术通过设置厌氧段、缺氧段和好氧段,实现污染物的去除。厌氧段采用生物选择器,停留时间延长至1-2小时,富集聚磷菌;缺氧段投放缓释碳源(如固态乙酸钠),解决低碳氮比污水脱氮难题;好氧段采用曝气生物滤池(BAF),滤料选用轻质陶粒(粒径3-5mm),比表面积达500m²/m³以上,氨氮去除率稳定在95%以上。
抗冲击负荷设计
设备通过三重措施应对水量水质波动:调节池采用“折流式+潜水搅拌”组合,水力停留时间延长至12小时(传统为6-8小时);生化池采用“弹性污泥负荷”控制,污泥浓度可在3000-8000mg/L动态调整;曝气系统配备“变频风机+溶解氧联动”装置,溶解氧浓度波动控制在±0.5mg/L。某8吨/天设备在节日水量设计值87%时仍保持出水达标,COD稳定在60mg/L以下。
此外,鲁盛环保设备还集成自清洁转鼓式格栅、可提升式曝气盘等低维护部件,减少人工干预频率。
医院污水处理地埋式装置结构:
预处理单元
包含格栅、调节池和沉淀池。格栅用于拦截毛发、纤维等大颗粒杂质,防止堵塞后续设备;调节池均质均量污水,确保生化处理稳定;沉淀池通过重力沉降去除悬浮物。
生化处理单元
采用 AO (缺氧-好氧)、 A2O (厌氧-缺氧-好氧)或 MBR (膜生物反应器)工艺。MBR技术通过膜组件截留污泥和物,出水水质可达回用标准。
单元
使用氯、臭氧或紫外线,杀灭病原微生物,确保出水符合排放标准。
监测控制系统
集成传感器、仪表及控制柜,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支持远程控制和在线检测。
其他辅助模块
设备间:装配鼓风机、自吸泵等机电设备,实现自动化运行。
格栅、毛发收集器:进一步去除细小悬浮物。
剂投设备:自动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