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忻州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水质动态调整工艺组合。例如,MBR工艺通过膜组件替代传统沉淀池,适应复杂水质;A/O工艺通过缺氧/好氧分段处理,有效去除氮磷污染物。
通过厌氧/好氧分段处理或A/O工艺,将污水中的氨氮转化为氮气,同时利用生物膜法去除磷元素,出水水质可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B标准。
采用接触氧化法等工艺,污泥产量仅为传统工艺的1/3~1/2,且污泥含水率可通过叠螺脱水机等设备降至60%以下,便于后续处理。
集成化设计使设备占地仅为传统工艺的1/3~1/2,地埋式安装可节省地表空间,地面可绿化或硬化。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技术原理:
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
MBR通过膜分离技术替代传统沉淀池,将污水中的悬浮物、微生物等杂质截留,同时保留高浓度活性污泥(MLSS可达8-15g/L),显著提升生物处理效率。其在于滤(UF)或微滤(MF)膜组件,孔径通常为0.1-0.4μm,可截留99%以上的悬浮物和微生物,出水水良。
AO生物处理工艺
AO工艺由厌氧区和好氧区组成:
厌氧区通过兼性微生物将污染物转化为NH₃-N,同时进行反硝化脱氮;
好氧区通过曝气供氧,好氧微生物将污染物氧化为CO₂和H₂O,并进一步将NH₃-N硝化生成NO₃-N。
协同作用
MBR与AO工艺结合后,污水经生物处理后*沉淀即可直接通过膜过滤,出水水质稳定(如COD、BOD去除率可达以上)。同时,膜的截留作用维持高浓度污泥,强化脱氮除磷效果。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设计:
模块化结构:由初沉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污泥池及风机房等模块组成,支持地埋式或地面安装,占地面积少。
自动化控制:配套物联网系统,实现远程监控、故障预警及自动化运行,降低人工成本。
节能设计:采用变频泵优化污水提升系统,微孔曝气器降低能耗;污泥脱水干化耦合技术进一步减少能耗。
处理:通过次等剂杀灭病原体,确保出水达标。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设计参数:
工艺流程
A/O工艺 (缺氧+好氧):适用于高浓度废水处理,可同步去除氮、磷污染物。
A2/O工艺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适用于大中型污水处理厂,处理但运行成本较高。
设备参数
生化池 :采用 接触氧化法 ,填料为 球形生物载体 ,停留时间≥7小时, 氧利用率 ≥30%。
调节池 :有效容积为平均处理量的5~7倍,水力停留时间7.5小时。
性能指标
出水水质:需满足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占地面积:采用 一体化集装箱 设计,尺寸需根据实际工艺需求定制。
控制系统
PLC模块化 :集成水泵、风机、装置等设备控制,实现自动启停和远程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