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t/d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
400t/d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是一种将污水处理系统整体埋设于地下的模块化设备,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膜生物反应器(MBR)等工艺,处理规模为400吨/天。该设施由预处理单元、生化处理区(含厌氧/缺氧区、好氧区)、二沉池、过滤池及池等模块组成,通过微生物降解物,同步实现脱氮除磷功能。处理流程涵盖初沉段、缺氧段、好氧段等阶段,出水水质可达国家一级B排放标准或高标准。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环节:
预处理:通过格栅去除大颗粒杂质,调节池均质水量与水质。
生物反应区:
厌氧区:微生物分解物产生沼气,部分去除氮和磷。
好氧区:好氧菌将物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硝化作用转化氨氮为盐。
缺氧区:反硝化菌将盐还原为氮气,实现脱氮。
固液分离:沉淀池通过重力分离污泥与清水。
处理:采用加氯或紫外线等方式杀灭微生物,确保出水达标。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的组成部分:
主体工艺单元
初沉池 :去除悬浮物和部分污染物。
接触氧化池 :通过生物膜降解污染物,工艺采用接触氧化法或 MBR膜技术 。
二沉池 :进一步去除悬浮物和生物污泥。
池 :确保出水符合卫生标准。
污泥池 :收集污泥并进行好氧消化处理。
辅助系统
调节池 :均质水量和调节水质波动。
格栅渠 :拦截大颗粒杂质。
风机房 :为接触氧化池提供曝气动力。
扩展设计
智能控制系统 :实现全自动运行与故障报警。
保温措施 :寒冷地区需深度埋设并加装保温层。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的技术突破:
工艺优化
采用复合生物工艺(如A²/O一体化集成),通过智能调控各反应区容积配比及水力停留时间,实现脱氮效率提升至85%以上,除磷率稳定在以上,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新型生物载体(如多孔陶粒填料)的应用,使比表面积增加30%,提升生物膜活性,处理负荷较传统工艺提高20%-40%。
氧化技术
针对高浓度、难降解废水,集成臭氧氧化等氧化技术,可将COD浓度从1000mg/L降至300mg/L以下,处理效率提升近一倍。该技术通过产生强氧化性羟基自由基,分解农药残留等大分子污染物,确保出水COD稳定控制在50mg/L以内。
智能化控制
配备全自动PLC控制系统,实现远程监控与故障预警,降低人工干预需求。设备采用智能流量监测与水质分析模块,实时调整工艺参数,确保稳定达标排放。
模块化设计
支持A/O、AO+MBR、MBBR等多种工艺模块化组合,可根据不同场景(如农村、旅游景区、工业废水处理)灵活配置处理单元,实现占地面积小、投资的定制化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