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立方米每时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4立方米每时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是一种集成了格栅、调节池、生物处理、沉淀及等工艺的集成化污水处理装置,设备采用玻璃钢、不锈钢等防腐材质,支持地上或地埋式安装,模块化设计可实现5-500吨/日的定制化处理量,适应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需求。
采用MBR膜生物反应器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抗冲击负荷强,出水稳定,产泥量低(90天以上排泥一次),配套全自动控制系统实现无人值守运行;配备故障报警系统与全自动电气控制,支持远程监控与维护,降低人工运维成本,同时满足无人值守运行需求。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优势:
处理
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平均停留时间过6小时,有效去除BOD5、COD及NH3-N等污染物,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
自动化运行
配备全自动控制系统,支持无人值守操作,仅需定期维护保养,降低运维成本。
紧凑设计
模块化结构集成调节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等功能模块,占地面积小,支持地埋式安装以保留地表绿化功能。
节能环保
采用玻璃钢/不锈钢防腐材质,设计寿命50年,运行能耗低,符合环保要求。
适应性强
适用于住宅小区、农村、旅游景区等无管网区域,支持工业废水处理及回用需求。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使用方法:
1. 设备安装
(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确保周围环境整洁、无异味。
(2)按照图纸所示,将设备基础水平放置,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排水通畅。
(3)将设备与电源、水管等连接起来,确保连接紧密、无渗漏。
2. 设备调试
(1)检查设备的各个部件是否完整、无损坏,阀门是否开启。
(2)向设备内加入适量的剂或营养物质,确保微生物正常生长。
(3)启动水泵和风机,检查是否正常工作,有无异常声音或震动。
(4)逐渐加入污水,并观察出水情况,调整设备的运行参数,达到处理果。
3. 使用注意事项
(1)设备运行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设备的出水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停机检查。
(2)定期清理设备内的污泥,保持微生物的正常生长。
(3)定期检查设备的各个部件,如发现损坏或老化,应及时换或维修。
(4)保持设备的清洁和卫生,避免异味产生。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工艺:
生物接触氧化法
生化池采用推流式生物接触氧化工艺,通过悬挂式弹性立体填料增加微生物附着面积,提高处理效率。填料表面生长好氧菌和反硝化菌,同步实现硝化与反硝化作用,有效去除物和氮磷污染物。
缺氧反硝化聚磷菌回流
污水经厌氧池处理后进入缺氧池,反硝化聚磷菌回流至厌氧池,将硝态盐转化为氮气释放,同时吸收磷酸盐形成污泥。此过程降低污水色度并提升可生化性。
好氧硝化液回流
缺氧处理后的水进入好氧池,通过曝气装置促进微生物代谢,硝化液回流至缺氧池形成闭环处理。
预处理与固液分离
污水先经格栅去除大颗粒杂质,再通过调节池均衡水质水量。后续采用气浮池或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去除油脂、悬浮物及部分污染物。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工作原理: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综合运用了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方法,以实现对污水的净化。
物理处理阶段
污水进入格栅,格栅就如同一个卫士,拦截污水中较大的固体杂质,如树枝、塑料袋、纸张等,防止这些杂质进入后续处理单元,避免对设备造成堵塞或损坏。随后,污水流入沉淀区,利用重力作用,使较重的颗粒物沉淀到池底,从而初步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
化学处理环节
根据污水的性质和处理要求,可能会添加化学剂,如絮凝剂。絮凝剂能促使污水中的微小颗粒凝聚成较大的絮体,加速沉淀过程,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质和部分溶解性污染物,提升污水的清澈度。
生物处理部分
生物处理是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在活性污泥法中,污水与含有大量微生物(活性污泥)的混合液充分接触,微生物如同一个个勤劳的 “清洁工”,通过吸附、氧化分解等作用,将污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机物,实现污水的净化。生物膜法则是在设备内设置载体,微生物在载体表面生长繁殖,形成一层生物膜。当污水流经生物膜时,污染物被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吸收、降解,从而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经过这一系列处理过程,污水中的污染物得到有效去除,处理后的水达到排放标准或可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