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式一体化玻璃钢污水处理设施
地埋式一体化玻璃钢污水处理设施 是一种将污水处理功能模块化、集成化设计的设施,在于将传统污水处理工艺浓缩于地下空间,兼具结构紧凑与处理能力。地埋式一体化玻璃钢污水处理设施采用玻璃钢材质,可抵御酸碱、盐雾等化学腐蚀,密封性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可达3 0年以上,维护。
工厂预制组件,现场吊装即可使用,2-3天完成安装,节省80%以上空间。上方可绿化或建设停车场,提升土地利用率。 
地埋式一体化玻璃钢污水处理设施单元:
主体处理单元
通常包含 格栅池 、 调节池 、 水解酸化池 、 MBBR池 (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 斜管沉淀池 、 中间水池 、 清水池 等模块,各单元按顺序串联布置。
关键工艺配置
格栅池:设置进水口和格栅,拦截大颗粒杂质。
调节池:调节水量与水质,配备提升泵将污水引入后续处理单元。
水解酸化池:通过兼性分解物,装载浮动填料增强处理效果。
MBBR池:采用好氧菌和纳米微孔陶瓷曝气器(气孔率36-42%,氧吸收率16-25%),配合浮动填料提升处理效率。
斜管沉淀池:通过斜管实现污泥分离,底部污泥泵外排至污泥处理系统。
清水池:经过滤和反洗处理后外排,可回用于冲洗设备或绿化。
配套系统
污泥处理系统:污泥泵连接浓缩罐及板框压滤机,实现污泥脱水。
自动控制系统:集成鼓风机、提升泵、曝气头等设备,支持全自动运行。 
地埋式一体化玻璃钢污水处理设施技术:
A/O生化工艺
该系统采用厌氧(A段)与好氧(O段)生物处理组合工艺,通过微生物代谢作用有效去除污水中的 BOD 、 COD 及 NH₃-N 。A段完成氮的转化分解,O段实现深度氧化分解,整体工艺耐冲击负荷能力强,避免污泥膨胀问题。
生物接触氧化技术
采用梯形填料增强微生物挂膜能力,大幅提升处理效率,对物去除率显著。该技术结合A/O工艺后,出水水质稳定达标(如 COD <50mg/L、 BOD₅ <15mg/L),且*投加剂,运行。
智能化管理
通过 物联网技术 实现远程监控与自动化控制,降低人工干预频率,提升设备运行效率与稳定性。例如加药量根据出水量自动调节,减少能耗与维护成本。
地埋式一体化玻璃钢污水处理设施优势:
处理技术
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通过厌氧、好氧、缺氧三阶段协同作用,实现污染物的去除:
厌氧区:微生物分解物产生沼气,实现污泥减量。
好氧区:硝化细菌将氨氮转化为盐,同时微生物吸附污染物。
缺氧区:反硝化菌利用硝态氮生成氮气,进一步降低含氮污染物。
空间优化设计
设备埋入地下,地面可绿化或改建为其他用途,相较于传统处理设施减少50%占地面积。模块化结构支持灵活扩容,例如某景区项目通过增加水解酸化模块,将处理能力从50吨/日提升至80吨/日。
智能化运维
配备PLC控制系统自动调节曝气量,应对用水高峰期流量波动,部分项目实现连续3年无故障运行。分时曝气策略结合太阳能供电,使农村站点运营成本降低40%。
多场景适用性
旅游景区:分布式安装处理污水,中水用于景观,年节约水资源达18万吨。
工业园区:含重金属废水经特殊菌种处理后,镍离子浓度可从2.5mg/L降至0.1mg/L以下,并实时监控12项指标。
地埋式一体化玻璃钢污水处理设施工艺流程:
物理预处理:采用 格栅 、 沉砂池 、 初次沉淀池 等模块,通过物理阻隔去除大颗粒杂质、悬浮物及无机颗粒,去除效率可达30%-40%。
A/O生化处理:
缺氧段:通过微生物反硝化作用将硝态氮转化为氮气,脱氮效率约60%-70%。
好氧段:利用 活性污泥法 或 生物膜法 降解物,对 BOD 去除率达85%-95%,同时完成硝化反应。
深度净化:通过 混凝沉淀 、 石英砂过滤 、 活性炭吸附 等步骤去除胶体物质和微米级颗粒,配合 紫外线 杀灭微生物,确保出水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