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能有效处理各类污水,广泛应用于生活、工业等领域。它通常结合生物处理与物理化学处理工艺。
生物处理工艺中,常利用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里,微生物形成絮状活性污泥,吸附分解污水中的物,同时完成氨氮的硝化和反硝化,实现脱氮。生物膜法则让微生物附着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污水流过时,污染物被分解。像常见的A/O(厌氧-好氧)工艺,污水入厌氧池,将大分子物分解为小分子,提高可生化性,同时进行反硝化脱氮;再进入好氧池,好氧菌利用氧气将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完成氨氮硝化。A²/O(厌氧-缺氧-好氧)工艺,增加了缺氧池,进一步强化脱氮除磷效果。
生物处理后,通过物理化学处理工序提升水质。沉淀工序利用重力使污水中悬浮物沉淀,实现固液分离;过滤通过滤网等过滤介质,去除残留的细小颗粒;则采用、紫外线等方式杀灭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确保出水安全达标,可排放或回用。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挑选攻略:
水质检测与工艺匹配
需检测污水中的COD、BOD₅、SS、氨氮、总磷等指标,尤其是重金属(如电镀废水中的铬、镍)需专项检测。不**业废水需匹配针对性工艺:
生活污水:A/O或A²/O工艺,COD去除率可达80%-,氨氮去除率约80%。
工业废水:含重金属需先经化学沉淀,浓度高者(如食品加工废水)需结合UASB+活性污泥法。
处理规模与设备选型
按日均水量选型时,需预留20%余量应对峰值流量。例如:
小型场景(<50吨/天):集装箱式一体化设备(如地埋式MBR),占地仅3-5㎡,适合农村、景区。
中型场景:地埋式一体化设备需匹配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效率比传统工艺高20%-30%。
设备材质与耐腐蚀性
碳钢:价格低、强度高,但需防腐处理,适合地下水位低的环境。
玻璃钢:质轻、耐酸碱腐蚀,使用寿命20-30年,但长期使用易老化。
不锈钢(304/316):耐腐蚀性强,尤其适合沿海或化工区,寿命可达15年以上。
关键配件与维护
污水提升泵和风机需配置一备一用,避免故障影响处理。
选择含远程监控、故障报警功能的设备,可节省80%运维成本。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处理技术:
生物接触氧化法 :通过填料附着的好氧生物膜分解污水中的物,具有容积负荷高、停留时间短的特点,适合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运行。两级串联设计进一步强化脱氮效果。
水解酸化池 :在厌氧条件下将大分子物分解为小分子,提升废水可生化性,为后续处理减轻负荷。
混凝沉淀技术 :通过投加PAC/PAM等混凝剂去除胶体及溶解性物,配合斜管沉淀池提高分离效率。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效率:
处理效率
该设备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工艺,具有高容积负荷(3-1 0kgCODcr/(m³·d))和短处理时间,能去除污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及氨氮等污染物。
出水水质
出水水质稳定,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细菌和病毒去除效果显著,符合《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1-89),可直接作为非饮用*杂用水回用。
运行稳定性
设备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对水质和水量变化适应性好,自动化控制系统可减少人工操作成本并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能耗与成本
采用曝气技术和优化水力设计,能耗较低;生化池污水一次提升设计降低了动力消耗,整体运行成本可控。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思路:
全封闭地埋式结构:设备埋于地下0.5-1.5米,地表可复绿或作停车场,避免传统处理设施的暴露污染问题。
生物接触氧化法:通过缺氧-好氧(A/O)工艺,利用微生物代谢分解物,结合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实现脱氮除磷。
模块化设计:集成调节池、生化池、沉淀池等功能单元,占地面积仅为传统工艺的1/3,适合用地紧张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