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m3/d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
500m3/d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
二、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的具体操作步骤:
调试阶段:调试人员先要打开进水阀门、出水阀门,启动设备进水提升水泵,将调理池的污水输送到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中。初次运行及调试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当水位到达设备1/2高度时终止水泵进水,打开风机进水阀,开启风机,缓缓打开风机出风阀,向接触氧化池内曝气48小时后再启动进水提升水泵将污水加至设备3/4处,再向池内曝气24小时。用手触摸填料是否有粘状感,同时观察水体微生物生长状况,直至填料上生长出一层橙黄色生物膜,方可连续向设备报送污水,水量应逐渐增加至设计水量。
日常运行阶段:开启配电柜电源,将控制模式打到自动状态下,设备根据调节池水位高低自动运行。手动运行时,启动曝气池风机、调节池提升泵和MBR膜自吸泵。定期捞除曝气池水面的漂浮物,观察设备运行和处理出水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三、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工艺: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采用了的处理工艺,包括生物接触氧化、沉淀、过滤等技术,确保污水得到处理。具体来说:
生物接触氧化技术: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将污水中的物分解为无机物,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A²O(厌氧-缺氧-好氧)工艺:通过不同环境培养专性微生物,分解物、脱氮除磷。
MBBR(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技术:内置流动填料,比表面积提升30倍,微生物附着量激增,处理效率提高50%以上。
MBR(膜生物反应器)技术:通过膜过滤,拦截悬浮物和细菌,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
四、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组成:
调节池:调节时间为8小时。
初沉池:初沉池为平式沉淀池,表面负荷为1.5m³/m²·hr。
a级生物池:a级生物池为推流式厌氧生化池,污水在池内的停留时间为3小时,填料为弹性立体填料,填料比表面积为200m²/m³。
o级生物池:o级生物池为推动式生物接触氧化池,污水在池内的停留时间为5-6小时,填料为弹性立体填料,填料比表面积为200m²/m³。
二沉池:二沉池为旋流式沉淀池,表面负荷为1.0m³/m²·hr,沉淀时间为2.1小时。
池:池为旋流反应池,污水在池内总停留时间为300分钟左右,医院污水1小时以上。
污泥池:污泥池与初沉池泥斗容积之和能储存90天污泥,然后可用吸粪车从污泥池的入孔伸入污泥池底部进行抽吸后外运即可。
五、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技术参数:
进水水质:设备通常能够处理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等多种水质。主要考虑的指标包括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和悬浮物(SS)。进水COD一般不过1000mg/L,BOD去除率可达到80%以上,SS不过400mg/L。
出水水质:设备需确保出水水质达到相关标准,常见的出水水质指标包括COD、BOD5、SS、氨氮、总磷等。
工艺流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的工艺流程通常包括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及等环节。常见的工艺流程有初沉池去除大颗粒悬浮物、接触氧化池利用微生物分解污染物、二沉池去除悬浮物和微生物菌体等
主体材质:设备的主体材质通常采用不锈钢、玻璃钢或碳钢等,这些材质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性。
电耗和能耗: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的电耗一般在0.5-1.5KW·h/m³左右。设计时应尽量采用节能电机和合理的电路布局,以降低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