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Z-F-2.5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WSZ-F-2.5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一、WSZ-F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概述:
WSZ-F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具有良好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出水稳定,处理工艺流程短,运行管理简单。其缺氧池处理工艺可以将污水中的大分子、难降解的物变成小分子物质,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能。同时,缺氧池处理工艺还能完成反硝化,提高BOD5去除率。
该设备的操作流程包括综合污水经人工格栅拦截杂物后进入搅拌调节池,通过搅拌使废水均质均量,再进入缺氧池进行反硝化处理,随后流入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好氧生化处理,后通过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上清液达标排放。整个操作过程管理方便,处理效果良好。
二、WSZ-F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
预处理阶段:污水进入格栅井,拦截大颗粒杂质;然后进入调节池,均衡水质水量,避免冲击负荷。格栅和调节池的设计使得整个处理过程加稳定和。
生化处理阶段:污水进入生化池,通过厌氧-缺氧-好氧(A/O)环境或厌氧-缺氧-好氧(A²O)环境,培养专性微生物分解物、脱氮除磷。内置的MBBR流动填料比表面积提升30倍,微生物附着量激增,处理效率提高50%以上。
深度处理阶段:生化处理后的水经过MBR膜组件过滤,孔径仅0.1微米,拦截悬浮物、细菌,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
与污泥处理阶段:采用紫外线替代氯片,避免二次污染;污泥经叠螺机脱水至含水率80%以下,实现减量化。
三、WSZ-F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规格和参数:
处理能力:该设备每天能够处理1-100m3/h。
处理后水质:处理后的水质应达到一定的标准,例如化学需氧量(COD)≤60ppm,生化需氧量(BOD5)≤20ppm,悬浮物(SS)≤20ppm,氮≤15ppm。
设备结构:设备通常包括调节池、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和增压污水泵等部分。调节池用于存储处理前的污水,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负责实际的处理工作,增压污水泵则用于输送处理后的污水。
四、WSZ-F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标准化:
处理工艺的标准化:WSZ-F生活污水处理系统通常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结合MBR膜过滤技术,确保出水水质达到国家《医疗机构水污染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一级A标准。这种处理工艺能够有效地去除化学需氧量(COD)、悬浮物(SS)和病原体,确保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设备结构的标准化:设备设计考虑了安装的灵活性,可以安装在地面或地下,且占地面积较小,适合在各种环境中使用。此外,设备的智能化设计使得运维加便捷,通过内置传感器实时监测水质变化,自动调节曝气量和剂投加比例,遇到突发情况仍能保持稳定运行。
自动化和智能化:WSZ-F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具备高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特点。设备内置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水质变化,自动调节曝气量和剂投加比例,遇到突发情况仍能保持稳定运行。运维人员通过手机端即可查看设备状态,实现无人值守,风险可控。
环境友好设计:设备采用全密闭结构配合活性炭过滤装置,有效减少挥发性化合物(VOCs)的排放,确保处理过程中无异味污染,符合环保要求。
四、WSZ-F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技术:
WSZ-F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技术主要包括生物接触氧化法和A/O法生物处理工艺。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的生化处理技术,具有生物密度大、耐污能力强、动力消耗低、操作运行稳定、维护方便等特点。该技术通过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对污水进行生化处理,适用于处理高浓度废水。生物接触氧化法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初沉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池、装置、污泥池和风机房等。
A/O法生物处理工艺则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处理技术,包括缺氧(Aji)和好氧(O级)两个阶段。在缺氧阶段,兼性微生物利用碳源将污水中的NO2-N、NO3-N转化成N2,达到脱氮的目的;在好氧阶段,好氧微生物进一步氧化分解物,同时硝化菌将NH3-N转化为NO2-N、NO3-N。通过硝化作用氮污染,A/O法能够去除污水中的物和氮。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在处理效率、能耗和环保方面表现出色。生物接触氧化法和A/O法结合了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工艺,能够去除污水中的物、氮、磷等污染物,确保出水水质符合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甚至可达到回用水标准,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