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立方米/天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将多个处理环节所需的设备集于一体,简化了操作流程,且适应性强,可在各种环境下长期稳定运行。其“地埋式”设计是具匠心,设备可埋于地下,上部空间可用于绿化,既节省了厂区面积,又减少了地面构筑物。
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概述: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处理能力通常以立方米/天(m³/d)来表示。根据设备的设计和使用场景,处理能力从几十立方米到几千立方米不等。不同的应用场合,例如住宅小区、商业、工业园区等,对处理能力的要求各不相同。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通常能够处理生活污水、工业污水、雨水等多种水质。其中,主要考虑的指标包括:
- COD(化学需氧量):COD是衡量水中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一般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进水COD可在1000mg/L以下。
- BOD(生化需氧量):BOD可反映水中物的可生化性,正常情况下,处理设备对BOD的去除率可达到80%以上。
- SS(悬浮物):悬浮物是污水中的固体颗粒物,影响水的透明度和水质,设备应具备去除SS的能力,一般进水SS应不过400mg/L。
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设计要求:
出水水质要求: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出水水质需达到国家或地方的标准。例如,设备处理后的出水应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B标准,或者《医疗机构水污染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一级A标准。
处理工艺要求: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通常采用生物处理工艺,如生物接触氧化法、MBR膜过滤等,这些工艺能够有效去除COD、BOD等污染物,处理效果稳定且适应性强。
设备性能要求:设备应具备、紧凑、低运维成本等特点。性体现在COD去除率可达85%~95%,出水水质稳定;紧凑性则通过集成化设计实现,占地面积仅为传统工艺的1/3~1/2,适合地埋安装。此外,设备的自动化运行和远程监控功能也大大降低了运维成本。
适应性和灵活性:鲁盛环保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应能适应不同的水质、水量变化,具备较高的应急处理能力。设备可根据具体需求定制工艺组合,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组成部分:
进水口:接收废水。
格栅池:过滤掉较大的杂物和固体颗粒。
调节池:进行初步的物理和化学分离,去除悬浮物和溶解物。
生化池:部分,通过微生物氧化反应将质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降解水中的污染物。
沉淀池:分离悬浮物和污泥,得到净化后的水质。
出水口:处理后的水可以直接排放或用于灌溉等。
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具体应用场景:
住宅小区、别墅区:处理家庭或小区的生活污水,确保水质达标排放。
度村与酒店:处理旅游景点、度村和小型至中型酒店的污水,确保符合环保要求。
医疗机构:处理小型诊所、社区医院等产生的医疗废水,确保出水水质。
餐饮业:处理餐馆、食堂等产生的废水,去除油脂和悬浮物,达到排放标准。
工业应用:应用于食品加工、电子厂、纺织厂等轻工业的中低浓度工业废水处理。
农业及养殖:处理畜禽养殖和农场、果园的污水,实现废水的净化和循环利用。
偏远及移动站点:在偏远地区如石油钻井平台、军事基地等提供便捷、的污水处理解决方案。
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处理方法:
生物处理法:采用“节能型强化生物脱氮除碳工艺”,通过专属微生物的生化反应分解代谢污水中的物和氨氮。这种工艺具有处理、占地少、运行等优点。
物理化学处理法:包括混凝、沉淀、过滤等步骤,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和部分溶解性污染物。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出水水质,满足高的排放标准。
处理:在深度处理过程中,通常会对处理后的水进行处理,以杀灭残留的病原微生物,确保出水水质。常用的方法包括氯、紫外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