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m3/h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二、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处理方法:
物理处理方法
物理处理方法包括臭氧和过滤吸附。臭氧通过破坏和氧化微生物的细胞膜、细胞质、酶系统和核酸,从而灭活细菌和病毒,杀灭率在99%以上。过滤吸附则通过过滤介质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物,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生物处理方法
生物处理方法采用厌氧和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将废水中的复杂物分解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同时去除污水中的BOD5、COD、NH3-N等污染物。具体步骤包括:
污水收集:通过格栅井去除漂浮物及颗粒杂物后进入预沉及调节池。
预处理:在调节池中进行均值均量和颗粒沉降。
生物处理:通过缺氧反硝化处理和好氧生化反应,去除硝态氮并降低物浓度。
处理:杀灭水中有害菌种后进行过滤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或回用。
三、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设计原理与集成化特点:
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原理是将传统污水处理工艺中的多个处理单元集成于一个或多个结构紧凑的箱体中,形成一个立、完整的污水处理系统。这种设计不仅节省了占地面积,还提高了处理效率。通过将格栅、调节池、生化池、沉淀池、池等多个处理单元集成在一起,简化了工艺流程,减少了管道连接和构筑物建设,从而降低了工程造价和运行成本。
四、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主要部分组成:
预处理系统:包括格栅和调节池。格栅用于去除大颗粒杂物,调节池用于均质和缓冲污水,稳定水量和水质。
生物处理系统:主要包括缺氧区和好氧区。缺氧区利用兼性微生物进行反硝化作用,好氧区利用好氧微生物进行氧化分解和硝化作用。
深度处理系统:包括沉淀池和池。沉淀池通过重力作用去除悬浮固体,池通过紫外线、或臭氧等方式确保出水水质达标。
五、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运行使用:
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使用主要包括启动前准备、启动设备、初期运行调整等步骤。
启动前准备
在使用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之前,需要进行的检查。检查设备的各部件是否完好,包括格栅、沉砂池、生物处理池、二沉池等关键设施,以及水泵、风机、阀门等配套设备。确保无损坏或异常后,准备好所需的剂、剂等辅助材料。
启动设备
打开进水阀门和出水阀门,启动入水提升水泵,将调节池中的污水输送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中。对于使用的设备,在进水过程中需特别注意水位控制。当水位达到设备高度的二分之一时,停止泵进水,此时打开风机进水阀,启动风机,并缓慢打开风机出水阀,向接触氧池(或生物处理池)曝气。曝气时间一般为48小时,以确保生物处理池内微生物的生长环境。
初期运行调整
曝气48小时后,重新启动水泵,将污水提升至设备高度的四分之三,再次曝气24小时。在此期间,工作人员应定期检查填料(如生物滤池中的填料)是否有黏性,观察水体中微生物的生长情况。通过触摸水体、感受其黏性变化,以及观察水体中微生物的生长状态和颜色等特征,可以初步判断生物膜的形成情况。当生物膜逐渐形成并稳定后,方可逐渐增加水至设计水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