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m3/d污水处理一体化设施
二、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技术参数和性能特点:
处理能力:35m³/d的处理能力适用于小型污水处理场景,如农村或小型社区。
进水水质:设备能够处理的生活污水COD一般不过1000mg/L,BOD去除率可达80%以上,悬浮物SS不过400mg/L
运行周期:设备通常设计为24小时至48小时的运行周期,可根据水质变化智能调整运行模式
电耗和能耗:电耗一般在0.5-1.5KW·h/m³左右,采用节能电机和合理电路布局以降低能耗
占地面积: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占地面积小,仅为传统设备的20%
三、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主要组成部分:
进水系统:负责将污水引入设备,并进行初步的流量调节和杂质去除。
预处理系统:通过格栅、粗格障等物理方法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悬浮物。
生物处理系统: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污水中的物分解为无机物,常见的工艺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
沉淀系统:通过重力作用将悬浮物沉淀下来,进一步减少水中的固体物质。
系统:采用紫外线、氯化等方式对处理后的水进行,确保其符合排放标准。
出水系统:将处理后的清水排出设备,用于灌溉、排放或回收利用
四、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关键作用:
去除物:系统通过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污水,利用附着在填料上的生物膜,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确保出水水质达标
去除氮和磷:系统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氨氮、亚盐、盐等有害物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保护环境
减少悬浮物和颗粒物:通过混凝和沉淀过程,去除水中的悬浮颗粒和胶体物质,进一步净化水质
节能环保:系统采用的生物处理工艺,具有生物密度大、耐污能力强、动力消耗低等特点,运行成本较低,符合环保要求。
五、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处理方式: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主要处理方式包括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和生物接触氧化法。
物理处理法:通过物理作用分离、回收废水中的不溶解悬浮污染物,如油膜和油珠
化学处理法:通过化学反应的传质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溶解和胶体状态的污染物,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生物处理法: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污染物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生物处理法又可分为需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两种类型
生物接触氧化法:在生物反应池内充填填料,污水浸没填料并以一定流速流经,利用填料上的生物膜去除污染物,净化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