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每天1000立方米煤矿矿井污水的处理,沉淀池设备及回用设备的配置建议如下:
一、沉淀池设备
沉淀池以其性、适应性强、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好、资源循环利用、自动化程度高以及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等特点,适用于煤矿矿井污水的处理。其工作原理主要基于载体絮凝技术,是一种快速沉淀技术。具体流程包括:
1. 原水投加混凝剂,在混合池内,通过搅拌器的搅拌作用,保一定的速度梯度,使混凝剂与原水快速混合。
2. 进入絮凝池阶段,投加絮凝剂,并由涡轮搅拌机进行多倍循环率的搅拌,有效剪切水中悬浮固体,重新形成大而易于沉降的絮凝体。
3. 沉淀池由隔板分为预沉区及斜管沉淀区,在预沉区中,易于沉淀的絮体快速沉降,未来得及沉淀以及不易沉淀的微小絮体被斜管捕获,终高质量的出水通过池集水槽收集排出。
沉淀池通过上述流程,实现了对水的快速、净化处理,对于煤矿污水中的SS、COD、TP、重金属等污染物,去除率高达99%以上。
二、回用设备
处理后的煤矿矿井水可通过以下回用设备进行进一步处理,以达到回用水质标准:
1. 过滤单元:可采用无阀滤池、普通快滤池、V型滤池或石英砂过滤罐等过滤设备,对沉淀池出水进行过滤处理,以去除残留的悬浮物和杂质。
2. 设备:可采用紫外线设备、或次等方式,对过滤后的水进行处理,杀灭水中的病原体,确保回用水质的。
其中,紫外线设备具有速度快、效果好、次污染等优点;具有较强的能力,能够有效杀灭各种细菌、病毒和芽孢等,且效果不受污水水质和温度的影响;次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运行成本较低。
综上所述,每天1000立方米煤矿矿井污水的处理沉淀池设备及回用设备的配置应综合考虑处理效率、占地面积、运行成本等因素,选择、稳定、的设备组合,以确保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回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