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是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环节,其目标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使其达到排放或回用标准。完整的污水处理流程通常包含六个关键步骤,每个步骤针对不同类型的污染物,共同构成一套、系统的净化体系。
一、格栅过滤(物理预处理)
作为污水处理的道防线,格栅过滤通过机械拦截去除污水中的大体积固体杂质。粗格栅(栅隙20-50mm)可拦截树枝、塑料袋等杂物,细格栅(栅隙1-10mm)则针对较小颗粒如食品残渣。
二、沉砂池处理(重力分离)
通过控制水流速度(0.1-0.3m/s),沉砂池利用重力沉降原理去除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曝气沉砂池通过底部曝气形成旋流,提升分离效率,可去除直径>0.2mm的砂粒。
三、初沉池处理(物理化学协同)
矩形或圆形初沉池通过4-8小时的停留时间,使悬浮物形成絮体沉降。添加混凝剂(如PAC)可提升沉降效率,对COD的去除率可达30-50%。
四、生物处理(微生物降解)
1. 活性污泥法:通过曝气池(DO维持2mg/L)培养微生物群落,降解污染物。
2. 生物膜法:生物滤池或接触氧化法适用于中小型处理站。
深度处理(三级净化)
1. 过滤技术:纤维束过滤器可截留10μm以上颗粒,石化废水项目采用后SS降至5mg/L以下。
2. 氧化:臭氧催化氧化对难降解物(如类)去除率80%,反应时间仅需30分钟。
3. 工艺:紫外线(30-40mJ/cm²剂量)无副产物,适用于医院污水;次(有效氯5mg/L),常用于*项目。
通过这六个步骤的系统配合,现代污水处理厂可实现COD<50mg/L、氨氮<5mg/L的一级A排放标准。